五倍子介紹
- 【別名】
- 文蛤、百蟲倉(《開寶本草》),木附子(《現(xiàn)代實用中藥》)。
- 【漢語拼音】
- wubeizi
- 【名稱英】
- Galla Chinensis。
- 【成份】
- 鹽膚木蟲癭含大量五倍子鞣酸及樹脂、脂肪、淀粉。
- 【加工采集】
- 角倍蚜的蟲癭,稱為"角倍",多于9~10月間采收;倍蛋蚜的蟲癭稱為"肚倍",多于5~6月間采收。如收采過時,則蟲癭開裂;影響質(zhì)量。采得后,入沸水中煎3~5分鐘,將內(nèi)部仔蟲殺死,曬干或陰干。
- 【藥材鑒別】
- ①角倍
又名:菱倍,花倍.呈不規(guī)則的囊狀或菱角狀,有若干瘤狀突起或角狀分枝,表面黃棕色至灰棕色,有灰白色軟滑的絨毛,質(zhì)堅脆,中空,破碎后可見黑褐色倍蚜的尸體及白色外皮和粉狀排泄物。壁厚1~2毫米,內(nèi)壁淺棕色,平滑。破折面角質(zhì)樣。氣微而特異,味澀而有收斂性。以皮厚、色灰棕、完整不碎者為佳。
②肚倍
又名:獨角倍。呈紡錘形囊狀或長圓形,無突起或分枝,外表毛茸較少,壁厚2~3毫米,折斷面角質(zhì)樣,較角倍光亮。以個大、皮厚、質(zhì)堅、完整者為佳。
上述藥材產(chǎn)于四川、貴州、云南、陜西、湖北、廣西等地。此外,如湖南、河南、甘肅、廣東、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山西等地亦產(chǎn)。以角倍的產(chǎn)量為大,肚倍的質(zhì)量為佳。
- 【藥理作用】
- 1.腺細胞的蛋白質(zhì)被凝固引起分泌抑制,產(chǎn)生粘膜干燥,神經(jīng)末梢蛋白質(zhì)的沉淀,可呈微弱的局部麻醉現(xiàn)象。鞣酸可與若干金屬、生物堿或甙類形成不溶解化合物,因而用作解毒劑。過去用鞣酸治療燒傷(可結(jié)痂以保護創(chuàng)面,避免外界刺激,減少疼痛及體液喪失),因有很大缺點(可結(jié)成焦痂,遮蓋感染,妨礙正常組織之生長,特別是大量吸收可傷害肝臟等),現(xiàn)代外科已不再應(yīng)用。鞣酸對正常小腸運動無甚影響,由于其收斂作用而減輕腸道炎癥,故可制止腹瀉。如胃腸道中有細菌、毒物等刺激因素存在,不應(yīng)使用鞣酸制劑。鞣酸多少可干擾食物之吸收(沉淀蛋白質(zhì)),但在小腸之堿性環(huán)境中,蛋白質(zhì)可重新被釋出,因此食物或飲料中含少量鞣酸是無害的,但大量時如過度飲茶,可延緩食物之吸收。更大量甚至可引起刺激、腐蝕,特別在空腹時可導致疼痛、嘔吐、下瀉或便秘。2.抗菌作用: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以及傷寒、副傷寒、痢疾、炭疽、白喉、綠膿桿菌等均有明顯的抑菌或殺菌作用。五倍子除鞣酸外尚含有其他抗菌有效成分,主要分布在皮部,五倍子心的煎劑無抗菌作用。五倍子煎劑對接種于雞胚的流感甲型PR8株病毒有抑制作用,可能與其中所含鞣酸有關(guān)。100%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綠膿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腸炎桿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及肺炎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抑菌作用不是由于鞣酸的酸性,而是因其對蛋白有凝固作用;經(jīng)乙醚提出鞣質(zhì)后的五倍子液仍有抗菌作用。3.解毒:鞣酸能和很多重金屬離子、生物堿及甙類形成不溶性的復合物,故可用作化學解毒劑。4.其他:鞣酸在胃腸道中難吸收,在通過胃腸道時水解成沒食子酸,沒食子酸無收斂作用,易被吸收并在體內(nèi)分解。鞣酸在粘膜及創(chuàng)傷表面如被吸收過量,可導致肝小葉中心壞死。沒食子酸及其酯類能抑制緩激肽(Bradykinin)對豚鼠回腸的收縮作用。
- 【炮制】
- 揀凈、敲開、剔去其中雜質(zhì)。
- 【功能主治】
- 斂肺,澀腸,止血,解毒。治肺虛久咳,久痢。久瀉,脫肛,目汗,盜汗,遺精,便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腫毒,瘡癤,睫毛倒卷。
①《本草拾遺》:"治腸虛泄痢,熱湯服。"
②《日華子本草》:"治中藥毒,消酒毒。"
③《開寶本草》:"療齒宣疳蠿,肺臟風毒流溢皮膚作風濕瘡,瘙癢膿水,五痔下血不止,小兒面鼻疳瘡。"
④《本草圖經(jīng)》:"生律液。"
⑤《本草衍義》:"口瘡,以末摻之。"
⑥《本草衍義補遺》:"菩收頑痰,解諸熱病。"
⑦《本草葷筌》:"煎湯洗眼目,消亦目止疼,專為收斂之劑。"
⑧《綱目》:"斂肺降火,化痰飲,止咳嗽,消渴,盜汗,嘔吐,失血,久痢,黃病,心腹痛,小兒夜啼,治眼赤濕爛,消腫毒、喉痹,斂潰瘡、金瘡,收脫肛、子腸墜下。"
⑨《中藥形性經(jīng)驗鑒別法》:"用于火傷及燙傷。"
- 【性味】
- 酸,平。
①《開寶本草》:"味苦酸,平,無毒。"
②《綱目》:"酸咸,平,無毒。"
③《本草備要》:"咸酸澀,寒。"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研末,0.5~2錢;或入丸、散。外用:煎湯熏洗、研末撒或調(diào)敷。
- 【宜忌】
- 外感風寒或肺有實熱之咳嗽及積滯未清之瀉痢忌服。
- 【貯藏】
- 置通風干燥處,防壓。
- 【副作用】
- 小鼠腹腔注射100%五倍子煎劑0.25ml,均于12小時內(nèi)死亡,減少為1/10量時則未見異常。豚鼠口服煎劑20g/kg,未見異常,皮下注射后,局部發(fā)生腐爛、壞死、動物表現(xiàn)不安,行動遲鈍,萎靡,食欲差,呼吸急促,24小時后死亡。鞣酸進入機體后幾乎全被分解為棓酸(Gallicacid)與焦棓酸,極大量則可引起灶性肝細胞壞死。小鼠腹腔注射100%五倍子0.25ml,均于12小時內(nèi)死亡,減少1/10量時則未見異常。五倍子鞣質(zhì)按1.875mg/kg劑量給94只小鼠皮下注射??,3天內(nèi)死亡72只。腸鼠口服煎劑20g/kg未見異常,而改用皮下注射??后,局部發(fā)生腐爛、壞死,動物表現(xiàn)不安并于24小時后死亡。鞣酸進入機體后幾乎全部被分解,但極大量亦可引起灶性肝細胞壞死。
- 【歸經(jīng)】
- 歸肺、大腸、腎經(jīng)。
- 【植物形態(tài)】
- 落葉小喬木或喬木,高2~10米。樹皮灰黑色,小枝密被棕色柔毛。單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總?cè)~柄基部膨大,葉軸與總?cè)~柄有寬翅,被淡黃色棕色短柔毛;小葉5~13枚,無柄,卵形、卵狀橢圓形至橢圓形或長卵形,長5~14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漸尖、短漸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有粗鋸齒,上面綠色,疏生短柔毛,下面灰綠色,密被淡褐色短柔毛;無小葉柄。圓錐花序頂生,長20~30厘米厘米,花小,兼有兩性花和雄花;兩性花的萼片5,綠黃色,長卵形,長約0.6毫米,先端鈍,外側(cè)及邊緣被短柔毛;花瓣5,白色,倒卵狀長橢圓形,長1.6毫米,先端圓形,邊緣及內(nèi)側(cè)基部具柔毛;雄蕊5,著生于花盤邊緣,較花瓣略短,花藥黃色,橢圓形,“丁”字著生,花絲黃色;雌蕊較雄蕊短,子房上位,密生長柔毛,花柱3,柱頭頭狀,黃色;雄花略小于兩性花,花萼、花瓣與兩性花相似,雄蕊5,形小,中央有退化子房。果序直立;核果扁果形,直徑約3~4毫米,熟時橙紅色至紅色,被灰白色短柔毛,內(nèi)含種子1枚,扁圓形,灰色。花期6~9月,果期9~11月。
- 【臨床應(yīng)用】
- ①防治水田皮炎
五倍子1斤研成細末,放入白醋8斤中溶解,在下水田前,涂抹四肢受水浸泡處,使呈一黑色保護層。如已患水田皮炎,涂抹后半至1天內(nèi),患處滲出停止,疼痛減輕。
②治療盜汗
五倍子研成細末,每晚睡前取1~3錢用冷開水調(diào)成糊狀,敷于臍窩,紗布覆蓋,膠布固定。重癥每晚可敷2次。一般1~3次即可生效。共觀察肺結(jié)核、矽肺合并肺結(jié)核等病的盜汗患者61例,均取得不同程度的療效。
③治療宮頸糜爛
用五倍子、枯礬各等量研細末,加甘油調(diào)成糊劑,用帶線的小紗布塊涂藥貼塞于宮頸糜爛處,12小時后取出。每周復查一次。觀察18例,4例糜爛處完全光滑,14例好轉(zhuǎn)。
④治療枕部癤腫
先剃光枕部頭發(fā),清潔消毒后拔除癤子膿栓,用五倍子粉適量與醋調(diào)成膏狀敷于癤腫上,厚約2毫米。每日更換1~2次,每次換藥需清潔創(chuàng)面。共治20例,除2例不斷出現(xiàn)新癤外,余18例均經(jīng)3~9天治愈。
⑤治療睫毛倒卷
用五倍子1兩研細末,加入蜂蜜或醋適量調(diào)勻,拌成糊狀。用時先洗凈眼瞼皮膚,然后再將適量的糊劑涂于距瞼緣2毫米處,每日1次,一般連涂3~10次,可望倒睫矯正。
⑥用于拔牙創(chuàng)止血
牙齒拔除后,如繼續(xù)出血不止,可用五倍子粉末適量撒于創(chuàng)內(nèi)(避免唾液浸入),3~5分鐘內(nèi)拔牙創(chuàng)表面即為一層黃白色薄膜所覆蓋,血塊凝固于薄膜之下,無須咬棉紗條壓迫。上頒牙拔除,粉末撒入不易,有時須稍加壓迫以促進血塊凝固。試用此法于拔牙后止血54人(63只牙),止血效果均滿意。
- 【藥用部位】
- 為倍蚜科昆蟲角倍蚜或倍蛋蚜在其寄主鹽膚木、青麩楊或紅麩楊等樹上形成的蟲癭。其寄主植物分別參見"鹽麩子"、"膏麩楊根"、"紅麩楊"條。
- 【來自何書】
- 《本草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