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介紹
- 【別名】
- 鹽(《周禮》),咸鹺(《禮記》)。
- 【漢語拼音】
- shiyan
- 【成份】
- 主要成分為氯化鈉;因來源、制法等的不同,夾雜物質的質與量,都有所差異。普通常見的雜質,有氯化鎂、硫酸鎂。硫酸鈉、硫酸鈣及不溶物質等。
- 【加工采集】
- 為海水或鹽井、鹽池、鹽泉中的鹽水經(jīng)煎曬而成的結晶。
- 【藥材鑒別】
- 取本品約0.1g,加水10ml,使溶解,濾過,濾液顯氯化物和鈉鹽的反應。具體內(nèi)容參見“大青鹽”條。
- 【炮制】
- 《綱目》:"凡鹽入藥,須以水化,澄去腳滓,煎煉白色,乃良。"
- 【功能主治】
- 涌吐,清火,涼血,解毒。治食停上脘,心腹脹痛,胸中痰癖,二便不通,齒齦出血,喉痛,牙痛,目翳,瘡瘍,毒蟲螫傷。
①《本經(jīng)》:"大鹽,令人吐。"
②《別錄》:"主下部匿瘡,傷寒寒熱,吐胸中痰癬,止心腹卒痛,堅肌骨。""大鹽,主腸胃結熱,喘逆,胸中滿。"
③《本草拾遺》:"除風邪,吐下惡物,殺蟲,明目,去皮膚風毒,調和腑臟,消宿物,令人壯健。人卒小便不通,炒鹽納臍中。"
④《日華子本草》:"暖水臟,(主)霍亂心痛,金瘡,明目。止風淚,邪氣,一切蟲傷瘡腫。消食,滋五味,長肉,補皮膚。通大小便,小兒疝氣。"
⑤《綱目》:"解毒。涼血潤燥,定痛止癢,吐一切時氣風熱、痰飲、關格諸病。"
⑥《醫(yī)林纂要》:"熟用補心,安神止妄,活血去瘀。生用泄腎,堅骨固齒,降逆消痰。"
⑦《隨息居飲食譜》:"補腎,引火下行,潤燥祛鳳,清熱滲濕,明目,殺蟲,專治腳氣,點蒂鐘墜,敷蛇蟲傷。"
- 【性味】
- 咸,寒。
①《別錄》:"味咸,溫,無毒。""大鹽,味甘咸,無毒。"
②《本草蒙筌》:"味咸。氣寒,無毒。"
③《綱目》:"咸微辛,寒,無毒。"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沸湯溶化,0.3~l錢;作催吐用宜炒黃,3~6錢。外甩:炒熱熨敷或水化點眼、洗瘡。
- 【宜忌】
- 水腫忌服。
①《素問》:"血病無多食咸,多食則脈凝泣而變色。"
②《別錄):"多食傷肺喜咳。"
③《蜀本草》:"多食令人失色膚黑,損筋力。"
④《本草衍義》:"病嗽及水者宜全禁之。"
⑤《本草經(jīng)疏》;"消渴,法所大忌。"
- 【歸經(jīng)】
- 入胃、腎、大小腸經(jīng)。 ①《綱目》:"走肺、腎。"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腎、肺、肝三經(jīng)。" ③《本草經(jīng)疏》:"入足少陰、手少阻、足陽明,手太陰、陽明經(jīng)。"
- 【植物形態(tài)】
生境分布:主為海鹽及池鹽、井鹽。海鹽產(chǎn)于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臺灣;池鹽產(chǎn)于山西、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一帶;井鹽產(chǎn)于云南、四川。銷全國各地。
- 【藥用部位】
- 為海水或鹽井、鹽池、鹽泉中的鹽水經(jīng)煎曬而成的結晶。
- 【來自何書】
- 《別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