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花介紹
- 【別名】
- 蛋黃花,擂捶花,大季花
- 【漢語拼音】
- ji dan hua
- 【名稱英】
- Plumeria rubra Linn. var.acutifolia.
- 【成份】
- 樹皮中含α-香樹脂醇(α-amyrin),β-香樹脂醇(β-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雞蛋花甙(plumieride),東莨菪素(scopoletin)等。根中含環(huán)烯醚萜類化合物:13-O-咖啡酰雞蛋花甙(13-O-caffeoylplumieride),13-去氧雞蛋花甙(13-deoxyplumieride),β-二氧雞蛋花新酸葡萄糖酯甙(β-dihydroplumericinicacidglucosyles-ter),1α-雞蛋花甙(1α-plumieride),原雞蛋花素(la-protoplumeri-cin)A,8-異雞蛋花甙(8-isoplumieride)。
- 【加工采集】
- 夏、秋采摘盛開的花朵,曬干。
- 【藥材鑒別】
- 干燥花朵,黃褐色至棕褐色,皺縮,主要為5枚大形旋轉(zhuǎn)排列的花瓣。花瓣倒卵形,長(zhǎng)約3厘米,寬約1.5厘米;下部合生成細(xì)管,長(zhǎng)約1.5厘米。內(nèi)藏雄蕊5,花絲極短;有時(shí)可見小的卵狀子房。氣醇香,味清淡稍苦。以凈花、干燥、色黃褐、氣芳香者為佳。
- 【藥理作用】
- 本品不詳。其原種植物PlumeriarubraL.不同部位的水提取液對(duì)兔、豚鼠、貓、小鼠有局部麻醉及非特異性的解痙作用。樹皮中含有白色結(jié)晶甙-喜蛋花甙,對(duì)粘膜無刺激,靜脈注射后對(duì)呼吸、循環(huán)無影響,對(duì)離體子宮亦無直接作用,主要是瀉下作用。人在臨睡前口服0.2~0.3克,次晨可瀉下1~2次,如劑量大于0.3克,還有利屎作用。葉、莖中的成分富瓦喜蛋花素1.5微克/毫升能抑制結(jié)核蓖的生長(zhǎng)。
- 【炮制】
- 采摘后,曬干。
-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暑、清腸止瀉、止咳化痰。
①《嶺南采藥錄》:"治濕熱下痢,里急后重,又能潤(rùn)肺解毒。"
②《南寧市藥物志》:"止咳。"
- 【性味】
- 《南寧市藥物志》:"甘,平,無毒。"
入肺、大腸二經(jīng)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4錢。
- 【宜忌】
- 凡暑濕兼寒,寒濕瀉泄,肺寒咳嗽,慎用。
- 【歸經(jīng)】
- 歸經(jīng)_肺經(jīng)
- 【植物形態(tài)】
- 雞蛋花,又名:緬梔子(《植物名實(shí)圖考》)。
灌木至小喬木,高3~7米,有乳汁。小枝肥厚而多肉質(zhì),有葉聚生于頂。葉散生,具柄,矩圓形,長(zhǎng)20~40厘米,寬達(dá)7厘米,兩端漸狹,禿凈,羽狀脈,側(cè)脈近邊處連結(jié)成一邊脈.聚傘花序頂生,花大,多數(shù),極香;萼小,5裂,裂片鈍頭;花冠外面白色而略帶淡紅,內(nèi)面基部黃色,長(zhǎng)5~6厘米,裂片倒卵形,彼此覆蓋,遠(yuǎn)較冠管為長(zhǎng);雄蕊5,著生于冠管基部,花藥鈍頭,基部渾圓,與柱頭分離:子房上位,心皮2,分離。蓇葖果,長(zhǎng)圓形。花期8月。
栽培于庭園、花圃。分布廣東、廣西等地。
- 【臨床應(yīng)用】
- 用量9~15克,煎服。用治濕熱泄瀉、痢疾腹痛。
- 【藥用部位】
- 為夾竹桃科植物雞蛋花的花朵。
- 【來自何書】
- 《嶺南采藥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