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子介紹
- 【別名】
- 車前實,蝦蟆衣子,豬耳朵穗子,鳳眼前仁
- 【漢語拼音】
- chi qian zi
- 【名稱英】
- Semen Plantaginis
- 【成份】
車前種子含月桃葉珊瑚甙(aucubin),車前粘多糖(plantago-mulilage),消旋-車前子甙(plantago-side),都桷子甙酸(geniposidic acid),車前子酸(plantenol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腺嘌呤(adenine),膽堿(choline)及10.43% 的脂肪油,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甙(β-sitosteryl-3-O-β-D-glucopyranoside)。
- 【加工采集】
秋季果實成熟時,割取果穗,曬干后搓出種子,簸去果殼雜質(zhì)。
- 【藥材鑒別】
1、性狀鑒別:
種子略呈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長圓形,稍扁,長約2mm,寬約1mm。表面淡棕色或棕色,略粗糙不平。于擴大鏡下可見微細縱紋,于稍平一面的中部有淡黃色凹點狀種臍。質(zhì)硬,切段面灰白色。種子放入水中,外皮有粘液釋出。氣微,嚼之帶粘液性。以粒大、均勻飽滿、色棕紅者為佳。
2、顯微鑒別:
種子(臍點處)橫切面:車前種皮外表皮細胞壁極薄,為粘液層。其下為色素層,背面細胞呈類三角形或略呈方形,切段長24-36μm,徑向長16-36μ;腹面的細胞呈類方形或稍徑向或橫向延長,切向長8-28μm,徑向長20-32μm,徑向長20-32μm。胚乳細胞4-5列,壁稍厚,腹背面內(nèi)側(cè)的多切向延長,左右兩側(cè)的呈類圓形,內(nèi)含脂及油。子葉細胞含糊粉粒及脂及油。
3、理化鑒別:
粉末深黃棕色。種皮外表皮細胞斷面觀類方形或略切向延長,細胞壁黏液質(zhì)化。種皮內(nèi)表皮細胞表面觀類長方形,直徑5~19μm,長約至83μm,壁薄,微波狀,常作鑲嵌狀排列。內(nèi)胚乳細胞壁甚厚,充滿細小糊粉粒。
取本品0。1g,加水3ml,振搖,放置30分鐘,濾過,濾液中加稀鹽酸3ml,煮沸1分鐘,放冷,用氫氧化鈉試液調(diào)節(jié)pH至中性,加堿性酒石酸銅試液1ml,置水浴中加熱,生成紅色沉淀。
- 【藥理作用】
1、利尿作用:
正常人內(nèi)服車前子煎劑10g,有利尿作用,但煎劑總?cè)萘考懊咳杖胨烤鶡o記載,缺乏嚴格對照。正常人及家兔服車前草種子煎劑則無明顯利尿作用。平車前種子亦無利尿作用。
2、對關(guān)節(jié)囊的作用:
車前子煎劑少量多次注入兔膝關(guān)節(jié)腔,先發(fā)生滑膜炎癥,繼則結(jié)締組織增生,因此有使松弛了的關(guān)節(jié)囊恢復原有緊張的可能,臨床上可用于顳下頜關(guān)節(jié)半脫位。印度產(chǎn)卵葉車前Plantagoovata種子含大量膠漿,可用作容積性瀉藥,對人并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酒精提取物可降低麻醉犬、貓的血壓,抑制離體兔心、蛙心,興奮兔、大鼠及豚鼠的腸管并能為阿托品所抑制,因此認為有擬膽堿作用。5%車前子煎劑0.05-0.2ml注射于家兔膝關(guān)節(jié)腔內(nèi),可促進關(guān)節(jié)囊滑膜結(jié)締組織增生,從而能使松弛了的關(guān)節(jié)囊恢復原有的緊張度。車前子煎劑對正常人、兔、大鼠未表現(xiàn)有利尿作用。
- 【炮制】
- 生用或鹽水炒用。
- 【功能主治】
利水,清熱,明日,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濁,帶下,尿血,暑濕瀉痢,咳嗽多痰,濕痹,目赤障翳。
①《本經(jīng)》:"主氣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濕痹。"
②《本草經(jīng)集注》:"主虛勞。"
③《別錄》:"男子傷中,女子淋瀝,不欲食。養(yǎng)肺強陰益精。明目療赤痛。"
④《藥性論》:"能去風毒,肝中風熱,毒風沖眼目,赤痛障翳,腦痛淚出,去心胸煩熱。"
⑤《日華子本草》:"通小便淋澀,壯陽。治脫精,心煩。下氣。"
⑥《醫(yī)學啟源》:"主小便不通,導小腸中熱。"
⑦《滇南本草》:"消上焦火熱,止水瀉。"
⑧《綱目》:"止暑濕瀉痢。"
⑨《雷公炮制藥性解》:"主淋瀝癃閉,陰莖腫痛,濕瘡,泄瀉,亦白帶濁,血閉難產(chǎn)。"
⑩《科學的民間藥草》:"鎮(zhèn)咳,祛痰,利尿。"
⑾《山東中藥》:"敷濕瘡、膿泡瘡、小兒頭瘡。"
- 【性味】
甘,寒。
①《本經(jīng)》:"味甘,寒。"
②《別錄》:"咸,無毒。"
③《藥性論》:"甘,平。"
④《藥品化義》:"味淡,性平。"
入腎、膀胱經(jīng)。
①《本草蒙筌》:"入膀胱。"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肝、膀胱、小腸三經(jīng)。"
③《本草經(jīng)疏》:"入腎、肝、膀胱三經(jīng)。"
-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撒。
- 【宜忌】
凡內(nèi)傷勞倦,陽氣下陷,腎虛精滑及內(nèi)無濕熱者,慎服。
①《日華子本草》:"常山為使。"
②《本草經(jīng)疏》:"內(nèi)傷勞倦、陽氣下陷之病,皆不當用,腎氣虛脫者,忌與淡滲藥同用。"
③《本草匯言》:"腎虛寒者尤宜忌之。"
- 【貯藏】
- 置通風干燥處,防潮
- 【歸經(jīng)】
- 歸經(jīng)_膀胱經(jīng)
- 【備注】
- 用于濕熱下注、小便淋瀝澀痛等癥,常與木通、滑石等配伍應用。對于水腫、小便不利等癥,也具有顯著功效,為臨床所常用,主要用于實癥;如腎虛水腫,可配熟地、肉桂、附子、牛膝等同用。治濕熱泄瀉,癥情輕者,可以單味使用,較重者可配茯苓、豬苓、澤瀉、苡仁等同用。用于目赤腫痛或眼目昏花,如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者,可與菊花、決明子、青箱子等同用;如肝腎不足所致的眼目昏花、迎風流淚,可與熟地、菟絲子等同用。用于肺熱咳嗽較宜,可與杏仁、桔梗、蘇子等化痰止咳藥同用。
-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連花莖高達50厘米,具須根。葉根生,具長柄,幾與葉片等長或長于葉片,基部擴大;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4~12厘米,寬2~7厘米,先端尖或鈍,基部狹窄成長柄,全緣或呈不規(guī)則波狀淺齒,通常有5~7條弧形脈。花莖數(shù)個,高12~50厘米,具棱角,有疏毛;穗狀花序為花莖的2/5~1/2;花淡綠色,每花有宿存苞片1枚,三角形;花萼4,基部稍合生,橢四形或卵圓形,宿存;花冠小,膠質(zhì),花冠管卵形,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向外反卷;雄蕊4,著生在花冠筒近基部處,與花冠裂片互生,花藥長圓形,2室,先端有三角形突出物,花絲線形;雌蕊1,子房上位,卵圓形,2室(假4室),花柱1,線形,有毛。蒴果卵狀圓錐形,成熟后約在下方2/5處周裂,下方2/5宿存。種子4~8枚或9枚,近橢圓形,黑褐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生長在山野、路旁、花圃、菜圃以及池塘、河邊等地。分布中國各地。
- 【臨床應用】
①治療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
將車前子炒焦研碎口服。4~12個月每次0.5克,1~2歲1克左右,每日3~4次。觀察63例,服藥后53例腹瀉停止,大便恢復正常,平均2.1天治愈;6例大便減少,平均2.5天好轉(zhuǎn);4例無效。車前子可能由于其利尿作用及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而有助于本病的治愈。
②治療高血壓病
每日用車前子3錢(經(jīng)1個月療效不顯者加至6錢),水煎2次,當茶飲。50例患者經(jīng)3~4個月治療,收縮壓降低到150毫米汞柱以內(nèi)的23例(46%),舒張壓降低到90毫米汞柱以內(nèi)的25例(50%)。治療中除個別病例有胃部不適外,無其它不良反應
③用于轉(zhuǎn)正胎位
孕婦在產(chǎn)前檢查發(fā)現(xiàn)胎位異常者,待其妊娠28~32周時,試服車前子可望胎位轉(zhuǎn)正。據(jù)68例觀察,轉(zhuǎn)正率達80~90%。用法:車前子3錢,烘干研末和水1次送服。1周后復查,如未成功隔1周可再服1次。最多服3次,如無效即為失敗。
④治療顳下頜擾亂癥
用5%車前子液0.5毫升,加入2%昔魯卡因0.1毫升,作關(guān)節(jié)內(nèi)注射。注射時用皮內(nèi)注射針頭,囑病人將口半張開(此時髁狀突后緣呈一凹陷),針尖自耳屏前約0.5厘米處向前內(nèi)方向刺入,深約1厘米,即進入關(guān)節(jié)腔內(nèi),緩緩注入藥液。注射后病人即可閉口。每周注射1次,連續(xù)3~4次,停藥觀察;1月后如療效不顯,可繼續(xù)注射一個療程再行觀察。在治療期間及療程完畢后數(shù)周內(nèi),應盡量注意勿過大張口,如遇呵欠等生理性張口動作,可用手按住下頜作適當限制,否則會影響療效。150例患者根據(jù)2個月治療復查,及其后6~24個月隨訪結(jié)果,癥狀完全消失者60例(40%),部分消失或減輕者77例(51.33%),無效者10例(6.66%),復發(fā)者3例(2%)。總有效率為91.33%。另有8例習慣性顳下頜關(guān)節(jié)脫位,經(jīng)車前子液注射后,6例未再發(fā),1例改善,1例無效。車前子液治療本病的作用在于注射后引起關(guān)節(jié)滑膜和關(guān)節(jié)囊的輕度炎癥現(xiàn)象,當炎癥消退后,繼之有纖維組織增生,因之可使松弛了的關(guān)節(jié)囊恢復共緊張度,而使關(guān)節(jié)功能獲得改善。所以在治療期間須嚴格要求病人限制張口,使新的纖維組織能在收縮狀態(tài)下的關(guān)節(jié)囊內(nèi)壁生長,否則即難收到預期效果。對重癥病人的療效不佳。
- 【藥用部位】
- 為車前草科植物車前或平車前的種子。植物形態(tài)詳"車前"條。
- 【來自何書】
- 《本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