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介紹
- 【別名】
- 鶉鳥,循,宛鶉,赤喉鶉,紅面鵪鶉
- 【漢語拼音】
- an chun
- 【加工采集】
- 為雉科動物鵪鶉的肉或去羽毛及骨臟的全體。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turnix coturnix(Linnaeus)采收和儲藏:宰殺后除去羽毛及內(nèi)臟,鮮用,或取肉鮮用。
- 【功能主治】
- 治瀉痢,疳積,濕痹。
①孟詵:"補五臟,益中續(xù)氣,實筋骨,耐寒暑,消結(jié)熱。""患痢人和生姜煮食之。"
②崔禹錫《食經(jīng)》:"主赤白下痢,漏下血,暴風濕痹,養(yǎng)肝肺氣,利九竅。"
③《嘉祐本草》:"和小豆、生姜煮食,止泄痢。"
④《本草衍義》:"小兒患疳及下痢五色,旦旦食之。"
⑤《本草求原》:"補土續(xù)氣,調(diào)肺利水濕。治腹大如鼓,瀉痢,疳積。"
- 【性味】
- 甘,平。
①《七卷經(jīng)》:"味辛,平。"
②《品匯精要》:"味甘,性溫平,無毒。"
入大腸、心、肝、脾、肺、腎經(jīng)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煮食、煎湯或燒存性研末。
- 【宜忌】
- 1.《食療本草》:“不可共豬肉食之,令人多生瘡。”四月以后及八月以前鶉肉不可食。2.《七卷經(jīng)》:“食之令人忘。”3.《本草拾遺》:“共豬肉食之,令人生小黑子。”4.《嘉佑本草》:“不可和菌子食之,令人發(fā)痔。四朋以前未堪食。”5.《醫(yī)學入門》:“春月不可食。”6.《醫(yī)林纂要·藥性》:“助肝風。”
- 【歸經(jīng)】
- 歸經(jīng)_大腸經(jīng)
- 【植物形態(tài)】
鵪鶉是雉科中體形較小的一種。成體體重為66~118克,體長148~182毫米,尾長約46毫米。
雄性成鳥(夏羽):額部幾全為栗黃色頭頂、枕部和后頸黑褐色,羽端深栗黃色;中央具一條狹窄的白色冠紋。眉紋白色,從前額后達頸部;眼圈,眼先和頰部均赤褐色;耳羽栗褐色。上背為淺的黃栗色,具黃白色羽干紋;下背至尾上覆羽黑褐色,多具兩端尖的淺黃色羽干紋;內(nèi)外翈具黃褐色波狀細橫斑;肩羽亦然。兩翅大部為帶淡黃的橄欖色,雜以黃白色橫斑;第一初級飛羽外翈狹,緣以淡黃色,其它初級飛羽的外翈均具淺赤褐色波狀橫斑;次級飛羽的內(nèi)外翈亦具同色橫斑,向內(nèi)轉(zhuǎn)淺。尾羽黑褐色,具白而略帶淺黃色的羽干紋和羽緣,并具赤褐色橫斑。頦、喉和頸的前部赤褐色,與頰部和眼先的赤褐色連在一起;從頸部開始,伸出一個黑褐寬條,沿中線至喉部中央,擴大成黑褐色錨狀紋,兩側(cè)向上延伸,幾與耳羽連接。上胸灰白沾栗,羽干白色;頸側(cè)和胸側(cè)黑褐,雜以栗褐色,并具明顯的白色羽干紋;兩脅栗褐,雜以黑色,具更寬的白色羽干紋;下胸以至尾下覆羽灰白。
虹膜紅褐色;嘴角藍色;跗蹠部淡黃色。
- 【藥用部位】
- 為雉科動物鵪鶉的肉或全體。
- 【來自何書】
- 崔禹錫《食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