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燭葉介紹
- 【別名】
- 南燭枝葉(《開寶本草》)。
- 【漢語拼音】
- nanzhuye
- 【成份】
含卅一烷、無羈萜、表無羈萜醇、槲皮素、異葒草素、對-羥基桂皮酸、內(nèi)消旋肌醇
- 【加工采集】
8~9月采收,揀凈小枝及雜質(zhì),曬干。貯藏干燥處。
- 【藥材鑒別】
干燥葉呈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兩端尖銳,邊緣有疏細鋸齒,多向背面反卷,長2~6厘米,寬1~2.5厘米;革質(zhì)而有光澤,上面暗棕色,主脈凹陷,下面棕色,主脈及側(cè)脈均顯著凸出;葉有短柄,多向后彎曲。質(zhì)脆。氣弱,味澀而苦。
產(chǎn)江蘇、浙江等地。
- 【功能主治】
益精氣,強筋骨,明目,止泄。
①《本草拾遺》:"止泄除睡,強筋益氣力。"
②《日華子本草》:"益腸胃,搗汁浸蒸,曬干服。"
③《本草匯言》:"益氣添精,涼血養(yǎng)筋。"
- 【性味】
酸澀,平。
①《開寶本草》:"苦,平,無毒。"
②《綱目》:"酸澀。"
-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2~3錢;熬膏或入丸、散。
- 【歸經(jīng)】
- 心;脾;腎經(jīng)
- 【植物形態(tài)】
-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6(9)m。多分枝,幼枝被短柔毛,老枝紫褐色。葉柄長2-8mm,通常無毛或被微毛。葉片薄革質(zhì),橢圓形、菱狀橢圓形、披針狀橢圓形,長4-9cm,寬2-4cm,先端銳尖,漸尖,基部楔形,寬楔形,邊緣有細鋸齒,表面平坦有光澤,側(cè)脈5-7對,斜伸至邊緣以內(nèi)網(wǎng)結(jié)。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長4-6cm,有多數(shù)花,花序軸密被短柔毛;苞片葉狀,披針形,邊緣有鋸齒,宿存或脫落,小苞片2,線形或卵形,密被微毛或無毛;萼筒密被短柔毛或茸毛,萼齒短小,三角形,長1mm左右;花冠白色,筒狀,有時略呈壇狀,長5-7mm,外面被短柔毛,內(nèi)面有疏柔毛,口部裂片短小,三角形,外折;雄蕊內(nèi)藏;花絲細長;花盤密被短柔毛,漿果直徑5-8mm,熟時紫褐色。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于丘陵地帶或海拔400-1400m的山地,常見于山坡林內(nèi)或灌木叢中。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中南至西南以及臺灣等地。
- 【藥用部位】
- 為杜鵑花科植物烏飯樹的葉。植物形態(tài)詳"南燭子"條。
- 【來自何書】
- 《本草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