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須草介紹
- 【別名】
- 貓須公,腎茶
- 【漢語拼音】
- mao xu cao
- 【成份】
含硫酸鈣、未知有機酸的鈣鹽和鉀鹽,揮發(fā)油、皂甙、戊糖,己糖、葡萄糖醛酸等。葉含內(nèi)消旋肌醇。
- 【加工采集】
全年可采,切段,曬干。
- 【藥材鑒別】
性狀鑒別:全草長30-70cm或更長。莖枝呈方柱形,節(jié)稍膨大;老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縱皺紋或縱溝,斷面木質,周圍黃白色,中央髓部白色;嫩枝對生,紫褐色或紫紅色,被短小柔毛。葉對生,皺縮,易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cm,寬1-3cm,先端尖,基部楔形,中部以下的葉片邊朋鋸齒,葉脈紫褐色,兩面呈黃綠色或暗綠色,均有小柔毛。葉柄長約2cm。輪傘花序每輪有6花,多已脫落。氣微,莖味淡,葉味微苦。以莖枝幼嫩、色紫紅、葉多者為佳。
顯微鑒別:
(1)莖橫切面:芭四棱形,表皮細胞1列,被有多種類型毛茸。皮層薄壁細胞5-10列,于棱角處有厚角細胞3-6列。中柱鞘纖維木化,3-10個一群,斷續(xù)成環(huán)。韌皮部薄壁細胞小而略皺縮。形成層明顯。木質部導管單個,少數(shù)2-3個相柔,徑向散列,木薄壁細胞、木纖維均呈方殂或多角形,木射線寬1-2細胞。骨部薄壁細胞具壁孔。
(2)葉橫切面:上、下表皮均有毛茸,下表皮具氣孔。柵欄組織細胞1列,海綿組織細胞4-6列,排列疏松。主脈處表皮內(nèi)側均有厚角組織,維管束外韌型。
粉末特征:棕色。①莖的韌皮纖維直徑26-42μm,長100μm以上,壁木化,具壁孔。②木纖維直徑31-46μm,長1000μm以上,壁微木化,具壁孔。③管胞直徑30-80μm,長500-1000μm。④葉表皮細胞垂周壁稍彎曲,氣孔直軸式。⑤腺鱗頭部8細胞,直徑82-96μm,柄單細胞。⑥腺毛頭部單位細胞,直徑41-63μm柄單細胞。⑦單細胞非腺毛基部直徑31-38μm,長81-108μm;多細胞非腺毛,2-5細胞,基部直徑62-80μm,壁厚,具壁疣。⑧螺紋導管。此外,有莖表皮細胞長方形或類正方形;髓薄壁細胞類圓形,有紋孔;油滴。
- 【藥理作用】
貓須草中的橙黃酮、高山黃苓素四甲醚在體外試驗中對艾氏腹水癌細胞生長有劑量依賴性抑制作用,IC50分別為30μg/ml、5μg/ml[1]。高山黃苓素四甲醚在體外對鼻咽癌(KB)也有細胞毒作用,ED50為27μg/ml,但體內(nèi)試驗沒有抗癌活性[2]。
- 【功能主治】
清熱去濕,排石利水。治急慢性腎炎,膀胱炎,尿路結石,風濕性關節(jié)炎。
- 【性味】
甘淡微苦,涼。
-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2兩(鮮者3~4兩)。
- 【歸經(jīng)】
- 0
- 【備注】
- (1)海南貓須草Clerodendranthus rubicundus var. hainanensis [Orthosiphon rubicundus var. hainanensis Sun]與上種類似,亦同等入藥。
- 【植物形態(tài)】
貓須草
亞灌木,高0.5~1米。莖枝四方形,紫褐色。葉對生;卵狀披針形,長3~12厘米,寬1.5~5厘米,邊緣在中部以上有鋸齒,兩面被毛,下面具腺點;葉柄長1~3厘米。花淡紫色,2~3朵一束對生,總狀花序式排列于枝頂;萼管狀,5齒裂,結果時下傾,上面裂齒大,膜質;花冠管纖弱,肢2唇形,上唇3~4裂,下唇全緣;雄蕊4,2長2短,花絲伸出花冠之外,形如貓須,長4~6厘米;花盤前面腫脹:花柱頂端棒狀。小堅果球形,表面有網(wǎng)紋。花期夏、秋。
生于陽光充足的曠地上,分布我國南部。多為栽培。
- 【藥用部位】
- 為唇形科植物貓須草的全草。
- 【來自何書】
-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